重生之炮灰男配隻想搞錢

第2章

算下來,參加一場數學競賽,我最後能得 8000 元。


6


 


父母很快回家,我向他們坦白了這一學期的事。


 


爸爸媽媽都沉默了。


 


看我一眼,再看爺爺一眼。


 


看一看桌上的競賽獎狀,再看一看我整理出來的小店營收。


 


短短三個月,一共收入 4 萬元。


 


再去掉買鋪子、買設備和其他雜七雜八的成本,也有接近 2 萬的收益。


 


而下學期,我預測收益還會持續增加。

Advertisement


 


「幺兒有出息。」


 


爸爸看著我欣慰地說。


 


他是傳統的老父親,一輩子沒讀過什麼書,隻會踏實地幹活,信奉把最好的留給家人。


 


面對家裡的改變,隻要方向是好的,也就欣然接受了。


 


我媽可精明多了,迅速反應過來。


 


「我們飛飛太厲害了,你爺爺下學期接著幹,要是覺得累我們請個人來幫忙幹。這可比在老家掙得多。」


 


老媽對我豎起了大拇指。


 


「念過書就是不一樣,眼光、想法比我們好,你給爸爸媽媽看看,有沒有什麼爸爸媽媽能做的活兒?」


 


要不怎麼說婦女能頂半邊天呢。


 


我媽這個問題問得正正好。


 


關於父母的工作,最近我想了很多。


 


最後決定讓父母自己開廠,開一個服裝加工廠。


 


我的父母一直在服裝廠打工,為老板們加工樣衣。


 


整個流程做了二十年,沒有什麼是他們不熟悉的。


 


從事老本行,他們不會有太大心理壓力。


 


現在的網購還不發達。


 


可是很快,它就會像一陣龍卷風席卷全國。


 


巨大的消費市場刺激了服裝行業的興起。


 


在未來,這樣的服裝加工廠比比皆是。


 


隻要給錢給款式,我們為他們制造成衣。


 


現在我們隻需要搶佔先機,做好口碑。


 


一步一個腳印,一開始隻是建一個十幾人的小廠,接一些小品牌的訂單。


 


等到穩定後,再慢慢接觸大品牌方。


 


年後,父母帶著家裡的積蓄回了深市。


 


他們需要先去看場地,租好後再購入設備,聘請工人。


 


這一波操作下來,家裡的積蓄去了一大半。


 


我深深地感激父母對我的信任。


 


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會聽取孩子這樣危險的建議。


 


好在我知道上一世有不少人就是這樣趕上了市場的風口,再差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父母的年齡也大了,一直在工廠裡做高強度的工作,身體也吃不消的。


 


7


 


父母的工作告一段落,我的心思又開始活躍起來。


 


現在能立刻掙到錢的路子並不多。


 


比如買房這種,屬於收益很高,但是短時間內體現不出來。


 


想要賺快錢,還是得想想其他辦法。


 


想辦法的同時,我沒忘記自己高中生這一事實。


 


雖然說學歷這個東西不是必需品,但能上一個好大學對我來說更是加分項。


 


先不提高校的教學水平和師資力量。


 


單說人際關系這種隱形資源帶來的好處,就是普通人無法想象的。


 


為了兼顧學業,我把目光投向了社交媒體。


 


這個時候國內的社交媒體還是微博當道。


 


一個成熟、完整段子的流量是巨大的。


 


在早期會有專門的寫手為大 V 寫段子。


 


我的記性很好,後世流行的各種段子我都還有印象。


 


著手準備了幾個符合情況的段子,寫好後我去了網吧。


 


通過郵箱投稿給了大 V 所在的公司。


 


這隻是一時之策,我自己也要親自養號。


 


現在的微博還不像後面限制那麼多。


 


隻要內容優秀,起號還是很容易的。


 


更別說這個時候大家對域名還不夠重視。


 


想到這一點,我利用手上所有設備和資源,一連注冊了幾十個大火的域名,放在那等待後續賣出。


 


大 V 公司的工作人員回復很快。


 


對方對我的創意表示肯定,並且願意長期買斷。


 


但我拒絕了,表示隻願意做短期的合作。


 


大 V 用了我的段子後火了,成功漲粉 10 萬。


 


為此我的段子身價又得到上漲。


 


待到高二結束,我已經通過寫段子獲得了 10 萬稿費。


 


10 萬元多嗎?


 


是很多。


 


要知道一個普通白領,就算月薪 6000,一年的收入也才 7 萬 2 千元。


 


去掉各種開銷,一年到手能有 5 萬元已經非常了不起。


 


而我這個時候就可以拿到 10 萬的稿費。


 


錢這個東西是會慢慢貶值的,誰會嫌錢多呢?


 


這 10 萬元我在暑假期間轉給了父母。


 


爸媽再一次被我震驚得久久沒能回神。


 


這筆錢能夠讓他們的加工廠再擴大一點規模。


 


幾個月過去,我父母的加工廠也經營的不錯。


 


在經營過程中,他們的眼界也在不斷開闊。


 


以前隻是以一個打工人的角色來做事,隻看得見眼前的活。


 


現在作為老板來經營加工廠,接觸的人越來越多,對市場的了解也越來越深。


 


父母本來是老實巴交的鄉下人,這一刻突然有了城裡人的氣質。


 


這種氣質不是靠衣服裝點,是一種由內而外散發的自信。


 


我都能想象到父親內心的感慨。


 


原來踏出這一步,居然會有如此的變化。


 


我也為父母能有這樣的改變而高興。


 


要知道我搞錢的初衷,不就是想讓自己,讓家人過得更好嗎?


 


8


 


高三,我變得更加繁忙。


 


上不完的課,做不完的試卷。


 


我飛速計算著手上的題,慶幸自己不是文科生,不然手都要寫廢。


 


我依舊緊緊抱住大學霸姜明敏的大腿。


 


靠著她的筆記和分享,穩定班級第二的寶座。


 


在此期間,我養的兩個微博賬號已經百萬粉絲。


 


都是靠著內容吸引而來的真實粉絲,含金量還是很不錯的。


 


與此同時,終於有廣告爸爸來聯系我。


 


對方聯系我的時候我還在上晚自習,手機靜音中沒聽見。


 


等到晚上放學後,我才打了回去。


 


對方一再確認我的學生身份。


 


我知道他們是在震驚,我一個高中生竟然能運營出兩個粉絲百萬級別的賬號。


 


對方給了一個市場價,5 萬塊。


 


我接受了。


 


而這,正是我廣告鬼才的開始。


 


現在的廣告還是硬廣,不論是視頻還是文字,都是一頓亂誇。


 


而我就不一樣了,我用各種稀奇古怪的生活八卦自然植入。


 


結合惡搞漫畫、各種動圖。


 


一篇長文下來,廣告爸爸直呼過癮!


 


這條廣告投入後,我爆了。


 


雖然我猜到反響會不錯,但是沒有想到會這麼不錯。


 


因為這條廣告,我的廣告價格在同量級粉絲中直接翻倍。


 


其他公司也邀請我為他們代寫廣告方案。


 


創意這個東西,我腦子多得裝不下了。


 


這個錢掙得還算容易。


 


高三的第一學期結束,我的存款已經達到 100 萬。


 


我決定拿出一半的錢,繼續支持父母的加工廠。


 


另一半則被我拿來買房。


 


我未來會離開蓉城,但這不影響我對這個城市的喜歡。


 


我們的老家在蓉城郊外,在城裡買房是我們家沒出口的執念。


 


這個時候買房還是買方市場。


 


我在主城區內買了一個 150 平米的大平層,寫了父母的名字。


 


50 萬首付,銀行貸款 20 年,每月隻需要還款 2000。


 


按理說我的情況是沒有辦法貸款的。


 


但賣房小哥給力,這些都幫我操作好了。


 


為表達感謝,我又多給了他一筆不錯的小費。


 


爺爺也被我的掙錢能力驚到,已經不再對我的行為發表任何意見。


 


誰想到一個高中生,能掙這麼多錢,說出去別人都覺得你在吹牛呢


 


還有爺爺自己經營的餐飲店。


 


每個月一萬多的利潤,那都是肉眼看得見的。


 


今年因為開了廠,父母年底也無法回老家。


 


我和爺爺一商量,決定去深市陪父母過年。


 


出發前,我拿到了房產本,正好揣著它給父母一個驚喜。


 


9


 


深市大概沒有冬天這一說。


 


出發前,我和爺爺穿著厚厚的棉衣,來到深市後熱出了汗。


 


隻能脫掉外套,找出提前備好的衣服來換上。


 


父母早已在門口等我們。


 


近一年沒有見到他們,這一刻我深刻見識到了他們的變化。


 


過去總是衣服不合身的父親,現在穿著一件 polo 衫,外面套著一件薄款西裝外套,整個人散發著霸總的自信。


 


母親,穿著一件長款連衣裙,套一件小開衫,頭發燙了個大波浪,嘴上還塗了口紅。


 


看到我,他們興奮揮手。


 


「幺兒,這兒!」


 


精神面貌改變了很多,但是聲音還是熟悉的聲音。


 


我給父母來了一個狠狠地擁抱。


 


「哎呀,乖兒,長高了好多哦,媽媽看看。」


 


母親圍著我打圈。


 


過去一年我們也經常電話聯系,但見不到人總是不一樣的。


 


我開始懷念前世的視頻通話。


 


我們坐著廠裡拉貨用的面包車,回了父母的加工廠。


 


接下來的一個月,我將在這裡度過。


 


不僅如此,我也打算好好觀察廠裡的情況,看看能否做些改進。


 


我們的到來,父母很是高興。


 


當天晚上我們一家人去了市裡的中餐廳吃飯。


 


這是我們一家子第一次在這樣高檔的餐廳吃飯。


 


不管是父母還是爺爺,都是驕傲又自豪。


 


很多人可能不能理解。


 


但是對於從農村出來打工的人來說,掙錢攢錢是他們刻在骨子裡的習慣。


 


讓他們花費一兩千去吃一頓家宴,他們是不會願意的。


 


這筆錢應該攢著放在更有價值更有意義的地方。


 


對很多人來說,這個歸屬是房子、車子、孩子的學費、生活必需品的開銷。


 


今年我們掙了錢,有了底氣,也可以來高調一次了。


 


飯桌上,我拿出房本,遞給父母。


 


父親拿過本子,有點吃驚。


 


母親則噼裡啪啦一頓輸出。


 


「飛飛,這、這是我們的房子?你買的?你哪裡來的錢哦?」


 


我給父母說了這一學期的事。


 


同時表示,這個房子寫了他們的名字,就是他們的了。


 


等我以後掙了更多的錢,買更多的房子孝敬他們。


 


話沒說完父親紅了眼眶。


 


母親的眼淚已經掉了下來。


 


爺爺隻是微笑地看著我們。


 


「我們幺兒有出息!」


 


母親哽咽道。


 


「對了,爸,這裡還有 50 萬,給你」


 


我給父親遞過去一張銀行卡


 


父親不要。


 


他說,為人父母,本該為兒女承擔風雨,你才 17 歲,本應該我們給你生活費,哪有孩子支持父母的呢?我強硬地將卡塞到他手裡。


 


「你就拿著吧,不說我現在根本沒有花錢的地方,你兒子現在有能耐,未來還能掙得更多,廠裡才第一年,需要花錢的地方多著呢」


 


一番推脫,最後是母親接過了卡。


 


「孩子的心意就收下吧,再說我們現在努力不都是為了飛飛,廠裡以後發展得好,都是飛飛的」


 


10


 


接下來的一周,我把廠的周邊轉了個遍,心裡基本有數了。


 


和老家一樣,這邊的城市進程也不算特別快。


 


深市的遠郊基本被加工廠覆蓋。


 


等過幾年,隨著深市的發展越來越好,這些廠地都會被用來建商場和寫字樓。


 


我記得深市為這些廠規劃了統一的工業園區。


 


對於配合挪廠的,還給出了不少優惠政策。


 


至於這裡的原住戶,自然就成了幸運的拆一代和拆二代。


 


不過就現在而言,這裡還是城市的郊區。


 


沒有優質的學校、醫院,也沒有便捷的交通,人們正擠破頭地想離開。


 


這正是我的機會。


 


我讓母親聯系本地的房屋中介。


 


如果有合適的廠房或者住宅,不要猶豫直接拿下,能貸款一定不全款。


 


才在蓉城買了一套房,還背負著房貸。


 


現在又要在深市荒涼、偏僻的郊外買房買地,任誰都得猶豫一下。


 


但母親沒有任何猶豫。


 


她爽快點頭答應,承諾一定把這事辦好。


 


無形之間,我好像已經成了家裡的頂梁柱。


 


現在廠裡經營情況一天比一天好,再加上我支持的 50 萬,母親對我、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前期為找到合適的廠址,母親和父親跑斷了腿。


 


等能擁有自己的地皮,這一切就更好更穩定了。


 


確定好方向,我又關起門來埋頭在手機上鼓搗。


 


沒法,錢還是不太夠。


 


現在的深市房價還沒有高到讓人絕望,也是一個很大的數字。


 


以我們現在的情況,想要一口吃下一個胖子,是非常的困難。


 


我把方向瞄準了互聯網購物。